汽車業供應鏈管理方案
汽車行業的招采績效要求
對于汽車制造商來說,最大的問題在于向 EASCY (電氣化、自動化、共享化、連通化和逐年更新)過渡的過程中要經歷痛苦。某些“較舊的”零件根本找不到,或者供應商破產。這對汽車行業來說是個特別不穩定的問題,其他行業不一定會面臨這種程度的問題。招采需要應對這種伴隨不確定性和復雜性的過渡。這就需要新的招采方式,甚至可能涉及企業并購。
關于今后的招采績效要求,需要考慮的另一個重要問題是透明度和新工作方式的需求。隨著數據量的增加和網絡復雜性的增強,確保整個供應鏈中各供應商層的透明度成了招采的責任。此外,由于內外部商業伙伴都采用了新的工作方式,比如sprint或scrum,招采也需要效仿和采用這些工作方式。否則,商業伙伴會開始回避采購,并給它貼上緩慢過時的標簽。價值創造模式的徹底改變、整個供應鏈的實時透明度、大部分戰略和戰術任務的自動化,接近尾聲的非關鍵商品招采的完全外包等,都在汽車行業內發生。
汽車制造商在電子招采方面做了哪些努力?
在考慮公司可能如何接受某些方案之前,有一點必須事先澄清:你們公司的招采職能應被定位成效率機器,還是價值生成器?
你的答案應基于當前的業務需求。如果公司將招采定位成價值生成器,那么重點就要轉向管理和尋找伙伴關系、創收、基于利潤的尋源采購和尋源采購創新。不過,有一點要注意。當招采的定位是價值生成器時,它必須同時追求效率。
如果企業走效率之路,那么招采就會變成低成本、低員工、低風險的采購。在這種情況下,最好追求支持此意圖的未來方案的方方面面。
汽車制造商或供應商已經在測試的方案分為三大類:
- 1. 管理方法、業務模型、流程和角色
- 2. 機構、資源和技能
- 3. 方法/杠桿、系統和工具
其中一個例子是招采調整供應商的訂貨交付時間,從而適應模塊化生產觀念。這一點現在已經成為可能,因為數字模擬的日益使用促使生產-訂貨至交貨時間和加速工作時間有所縮短。
汽車制造商和供應商正在嘗試的其他事項有:機構的建立/加強,軟件、電池和燃料電池購買能力的培養/加強,或者與保險公司合作使用應用程序和高級分析法管理合作伙伴關系中的供應商風險。這樣的應用程序和分析法支持更有效地使用和共享內外部信息。
還有一些公司在數字實驗室成立專門團隊,負責研究和試驗新技術,比如機器人流程自動化、人工智能和區塊鏈。目標是測試自動化的供應商談判,并通過模式識別尋找降低成本的機會。
你目前在汽車招采方面的痛點和優先事項是什么?
在新工具、技術和趨勢之間找到平衡非常重要,這些新工具、技術和趨勢將塑造招采和今天的需求。假設你們公司將招采定位為價值生成器,你們公司經過分析創建的路線圖可能包含大量的步驟和措施,可能高達80%,實際上植根于招采的演化式開發。其余東西可能會使招采看上去像指揮中心。在某些公司,這個比例可能為70/30或60/40,但關鍵在于企業需要考慮演進現實,將招采的演化式開發落到實處。換句話說,你需要使用創造性的招采應用來突破界限,但企業也需要將其應用于今天可能實現的事情上,并認識到成為價值生成器很大一部分也是在提高效率和效用。
招采解決方案
8Manage電子招采的獨特功能使汽車制造商輕松確保精益流程,并確保符合最高行業標準。這有助于汽車制造商在充滿挑戰的環境中保持競爭力。使用8Manage電子招采軟件,汽車制造商可以取得如下成果:
- 采購訂單的流程成本減少高達80%
- 開票的流程成本減少高達70%
- 收貨單管理的成本減少高達30%
- 將資源集中在戰略性任務上(成本、風險和創新)
- 成功實現全球業務轉型流程
電子尋源采購
在電子尋源采購領域,我們提供了超越傳統流程概念 RFI - RFQ – eAuction 的支持。除了線性績效定價(LPP)和原材料標桿管理等附加功能外,我們還使用 RFQ 效益核算表的詳細數據進行統計。這使得在最終產品中對原材料趨勢進行持續控制變得非常容易。
供應鏈管理是確保交付滿足需求的關鍵。與純粹的電子數據交換(EDI)服務供應商不同,我們在ERP系統中提供了復雜的邏輯,而EDI的工作則基于收到的文檔。為保證供應和確保透明度,許多客戶使用交貨時間表、帶有商標印刷的發貨通知和供應商管理庫存(VMI)的組合。
在整合物流服務供應商、包裝管理和制造商零件編號方面,我們擁有專業的技術。因為我們的長期供應商聲明,我們實現了自動清關。我們的文件審核交換模塊( Document Approval Exchange Module )還簡化了與供應商交換文件耗時且無法增值的流程。該模塊方便各類型文件的交換,如圖紙、工藝說明、標準或化學品注冊、評估、授權和限制(REACH)文件。
汽車行業的質量管理是其他所有行業的標準。像物流領域的EDIFACT標準一樣,我們是世界上最早制定QDX標準的公司之一,還與全球領先的汽車供應商密切合作,建立標準化的質量門戶,其中包含質量信息的交流。